
微信朋友圈晒孩子与“大男人主义”
作者: 发布时间:2015-08-08 21:08:49 浏览次数:1031某些朋友称我为自由派儒家(褒义、贬义都有),我的微信朋友圈里面,既有不怎么同情儒家的自由派,也有很多儒者。
思想争鸣
白彤东专栏
某些朋友称我为自由派儒家(褒义、贬义都有),我的微信朋友圈里面,既有不怎么同情儒家的自由派,也有很多儒者。我的一个印象,在朋友圈里隔三差五甚至是从早到晚晒孩子的,多是妈妈。爸爸喜欢晒孩子的,多是自由派,并且都不很同情儒家。而我的儒家朋友却少有晒孩子的。表面上看,这有点滑稽。自由派号称注重隐私,儒家号称注重家庭。但我的朋友圈中的儒家很少提家人,自由派却把自己家人的照片放到其实并不很隐私的朋友圈。这是为什么呢?
我的一位(躺枪的)自由派朋友给的答案,是“儒家大男子主义者居多,家务多由妻子做,男的不怎么带娃,所以晒娃的机会也少”。当代儒者里面,强调女主内,男人家务什么都不管的,大概还有,但恐怕比社会上的比例高不了多少。
那爱晒孩子的自由派呢?我得到的答案有:自由派多是饥渴而缺乏深度的现代病患者;他们很少懂得情感的节制。
这些看似有偏见的原因里面,也许隐藏着一个更不带攻击性的解释。既出于对家庭的重视,又出于对工业化、平等化社会的适应,当代的男性儒者,我认识的,比传统社会的男子(中西都一样)都更多地参与到照顾、陪伴、教育孩子的事情里面。但是,这种重视和参与却没有外溢到朋友圈里去晒孩子的照片,可能是因为他们身上确实还是有一种“大男子主义”,即男人应该承担,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。
在美国,也有类似的分别。比较老派的美国人,尤其是有家族背景的人,多比较克制情感。比较新派的,并且是平民出身的,更多情感外露。这两者最好的例子,就是老布什和克林顿。克林顿很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,而老布什常常给人冷漠的感觉。人民选择了谁,我们也知道。其实,电影《泰坦尼克号》的爱情故事,也是这种人民价值的体现。
但是,我的选择可能是自绝于人民的。《泰坦尼克号》的爱情故事,甚至让我觉得有点做作和恶心,倒是沉船的时候坚持演奏的乐队和与船共沉的设计师打动了我。对于老布什和克林顿,在美国的时候,老布什已经卸任总统。在参加珍珠港的一个纪念仪式时,老布什谈到自己参加二战时的战友,尤其是那些死去的战友。我想,有这个机会,克林顿肯定会一把鼻涕一把泪,之后又会挣得支持率的。但是,电视上我可以感到老布什内心在煎熬,因为我可以听到看到他说话声音和躯体的颤抖,但是他硬挺着,咬着牙,最终没有流下一滴眼泪。这一幕,让我对这位长者充满敬意。
不过,这样的人在美国越来越少。美国讲意大利黑帮的电视剧《The Sopranos》里面,新泽西的黑帮老大T ony不断感叹,为什么像《教父》里的、或是美国老电影里的那种“strongand silent type”(坚强而沉默的),在现实中再也找不到了。连他自己也因为抑郁去看心理医生——— 这个事实让他更是抑郁。
这种大男人的消失,可能是平等化、平民化的结果。这令人伤感。但是,我们也要看到,推进这种平等的,往往也是强人、英雄。我们能不能有一个世界,既没有强人的压制,但又除了晒孩子的妈妈、贩夫走卒、自由派之外,还能有承担家庭责任、情感深厚但又不随便流露的大男人,并且,他们还能得到社会的尊重、敬仰,并以之为榜样呢?
来源:南方都市报